欢迎您光临北海法治网! 主办单位:北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北海市司法局
今天是2024年4月20日 星期六 
正文
打印
北海市司法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浏览次数:8293   发表时间:2019-05-20 17:44
北海市司法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制度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全市司法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强对行政行为的监督,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有关政务公开工作的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政务公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提高司法行政机关行政行为透明度和办事效率,为全面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改革和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
      第三条  推行政务公开,坚持“严格依法、全面真实、注重实效、及时便民和利于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 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各类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法律依据、政策规定、所需条件、办事程序和结果、服务承诺和违诺违纪的投诉处理等,除涉及国家机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外,均应以一定形式向社会或在内部公开。
 
第二章  公开范围和事项
      第五条 下列事项应当向社会公开:
     (一)律师管理工作
     1、律师事务所设立、变更、注销的条件、程序和审批期限;
     2、对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监督检查的规定;
     3、律师执业证申办条件、程序及律师职称评定的条件、程序;
     4、全市律师事务所及执业律师名录;
     5、律师事务所、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6、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投诉处理以及违法违纪行为处罚的规定;
     7、其他应当公开的律师管理事项。
    (二)公证管理工作
     1、公证处设立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2、公证处执业证管理、公证处年度考核办法;
     3、公证员任职及职称评定的条件和程序;
     4、公证员执业证书管理和年度考核办法;
     5、全市公证处及执业公证员名录;
     6、公证员职业道德、执业纪律和投诉管理规定;
     7、公证处、公证员履行公证职责的基本要求;
     8、对公证处、公证员执业监督检查及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
     9、公证书错误和涉及公证争议的救济途径;
     10、公证执业活动的法律责任;
     11、其他应当公开的公证管理事项。
     (三)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1、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方针、原则及其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和方法;
      2、基层司法所的性质和职能;
      3、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4、基层法律服务所的性质和组建形式;
      5、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取得执业资格的途径,执业证核发的条件、审批程序、收费标准、依据以及执业证年度注册的规定;
      6、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以及对其违法违纪行为举报、控告的途径、方法和处罚的依据、办法和程序;
      7、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业务范围、工作任务和安置原则;
      8、其他应当公开的基层司法行政事项。
      (四)法制宣传工作
      1、法制宣传工作的职能和任务;
      2、组织实施全民普法的程序及督导方式;
      3、普法规划;
      4、普法考核的办法、内容、标准和依据;
      5、其他应当公开的法制宣传事项。
      (五)司法鉴定和仲裁管理工作
      1、司法鉴定机构设立、变更、延续、注销的条件、程序;
      2、司法鉴定人执业资格的取得和执业证注册、变更、延续的条件、程序以及司法鉴定人职称评定的条件、程序;
      3、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及执业鉴定人名录;
      4、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进行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的程序和结果;
      5、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的评估结果;
      6、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的法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
      7、司法鉴定人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8、对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违纪违法行为举报、投诉的方法、途径和处罚的依据、办法、程序;
      9、其他应当公开的司法鉴定事项。
      (六)法律援助工作
      1、法律援助工作的性质、职能、任务和依据;
      2、法律援助的范围、条件、对象、经济困难标准、救济途径及期限;
       3、法律援助工作程序;
       4、受援人在法律援助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5、法律援助和“148”接待制度、监督投诉电话;
       6、其他应当公开的法律援助事项。
      (七)司法行政法制工作
       1、行政处罚的依据、种类、程序;
       2、行政处罚听证的条件和程序;
       3、行政赔偿、刑事赔偿的条件、程序:
       4、行政复议的范围和办理程序:
       5、行政许可听证的条件和程序;
       6、其他应当公开的法制工作事项。
      (八)司法考试工作
       1、国家司法考试报名条件、程序、收费标准及依据;
       2、国家司法考试分数查询方法、申请考分核查的程序;
       3、对国家司法考试违纪行为的处理办法;
       4、国家司法考试考场规则;
       5、法律职业资格证的申领条件、程序及依据;
       6、其他应当公开的司法考试事项。
      (九)其他工作
       1、录用国家公务员的条件和程序;
      2、基建工程建设、大宗物资和装备采购的招投标方案;
       3、纪检部门受理行政效能投诉的内容、程序和要求。
第六条 下列事项应当在内部公开:
    (一)干部选拔任用的规定和要求。包括空缺职位、任职条件、选拔方式、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任免结果;
    (二)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和奖惩情况;
    (三)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的范围、对象、条件和结果;
    (四)系统内评先评优的条件和结果;
    (五)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公费医疗、住房公积金的政策和标准;
    (六)纪检部门受理检举、控告、申诉的程序和要求;
    (七)工会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
    (八)固定资产购置、重大投资项目、大宗物资和装备采购的决策依据、论证情况和处置结果;
    (九)基建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验收情况;
    (十)重大财务收支和年度办公经费的预算和使用情况;
    (十一)领导干部勤政廉政情况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
    (十二)其他应当在内部公开的事项。
第三章  公开形式
第七条 依据政务公开内容选择下列主要公开形式:
    (一)通过政府公报、政风热线公布;
    (二)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公布;
    (三)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公布;
    (四)设置政务公开栏、热线电话;
    (五)印发办事指南;
    (六)内部行文;
    (七)召开会议通报情况;
    (八)开展社会公示、听证和专家咨询、论证活动:
    (九)开展宣传、咨询活动;
     (十)其他适合本单位的公开形式。
 
第四章  制度与监督
      第八条 政务公开中凡属经常性的工作事项应定期公开;重要或紧急事项应随时公开。及时将调整、变更后的内容、范围告之社会或相关单位。
     第九条 对经审核批准公开的事项,必须按规定范围、程序,采取相应的形式进行公开;对未经审核批准公开的事项,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泄露。
      第十条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配套制度。实行政务公开首问负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公开内容审核制度、重大事项听证和公示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服务承诺制度、限时办结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等,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体系。
      第十一条市、县区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政务公开工作负总责。建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联系点,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
      第十二条 市、县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应设立政务公开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开辟网上监督信箱,加强政务公开监督工作。对政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不力、工作不落实、承诺不兑现,甚至流于形式,群众不满意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