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推动停车位指标分类细化管理——北海市自然资源局出台居住用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调整方案
浏览次数:28527 发表时间:2021-11-25 09:30
近日,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自然资源局印发《北海市居住用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调整方案》,从建筑类别、建筑面积等方面对北海市停车位指标进行分类细化,推动居住区停车位差异化管理,着力解决停车位问题。
据悉,作为滨海旅游城市,北海市的居住区停车位问题日渐凸显:老城区停车位不足,滨海地区居住区停车位大量空置,造成了资源浪费。而《调整方案》实施前试行的《北海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年版·试行),由于考虑不够全面,无法满足北海市居住区停车场差异化管理的需求。
为进一步结合北海市实际情况解决好停车位问题,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践行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自然资源局于2021年9月27日印发《北海市居住用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今后新建居住项目:按照70㎡以下、70-90㎡、90-145㎡、145-180㎡以及180㎡以上等五种面积户型分类,每户配建0.5个、0.6个、1个、1.5个、2个机动车停车位;按照90㎡以下、90㎡及以上两种面积户型分类,每户配建1个、2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方案要求,今后新建居住项目按上述停车泊位配建指标执行,尚未建设或尚未销售的居住项目可申请参照上述指标进行规划调整,已销售的在建居住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申报。
方案的实施,根据户型对停车位配建比例提出新的要求,将有利于解决北海停车位供需结构性问题,更贴合北海市停车位的结构性需求,也将有助于优化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更好地践行海绵城市相关建设要求,促进本地刚需的楼盘建设更多的停车位,让刚需较大的人群能享受到更多的停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