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北海普法网! 主办单位:北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 北海市司法局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北海法治 > 基层法治
正文
打印
合浦县司法局 | 10项强化措施!以高质效司法行政服务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浏览次数:20194   发表时间:2022-07-11 16:23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合浦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以来,县司法局严格落实《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深入推进合浦县依法行政的意见》要求,积极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强化法律服务保障作用,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区分不同行业和领域,突出法律服务保障重点,实施10项强化工作措施,为合浦争当广西县域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撑。


01 强化合法性审查

   提高合法性审查工作质效,对各类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县政府涉法行政事务协调会议进行合法性审查,及时为县政府决策前提供专业优质的法律意见和建议,促进县政府依法决策,提高我县依法行政水平。今年上半年,共审查县政府转办的涉法行政事务147件,出具书面法律意见147份,县政府的采纳率达100%。参加县政府组织的涉法行政事务协调会议30多次。


02 强化行政复议工作

    在全县14个乡镇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进一步方便群众申请行政复议。加强民生保障项目涉及土地、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行政复议案件的办案力量。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作用,积极运用调解手段,减少行政纷争,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对行政机关违法或不正当行政行为,特别是行政处罚、行政确权等直接影响当事人权益类案件,坚决纠错,为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今年上半年,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3件,受理21件,审结13件。


03 强化行政执法协调监督   

    协调推动多领域施行包容审慎监管,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为市场主体营造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制化营商环境。强化执法队伍法律素质能力提升,高位谋划,5月成功举办2022年合浦县综合法律素质能力培训班和合浦县行政机关负责人应诉能力提升培训班,6月组织全县行政机关执法人员350人参加全区行政执法资格(续职)考试,通过率97.4%。


04 强化普法宣传工作

   强化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合浦县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法治合浦建设规划(2021-2025 年)》和《2022年合浦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文件。通过深化“法律七进”,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治宣传以外,还特别针对国家工作人员、青少年、农村群众等重点人群进行普法,进一步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今年上半年,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50余场次,发放各类法治宣传资料50000余份,惠及群众30000余人。


05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全县共建成人民调解委员会308个,共有人民调解员1524人,形成了以镇、村(社区)调委会、调解小组三级基础调解组织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调解组织网络体系。今年上半年重点抓好清明期间坟山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配合县委政法委工作专班,参与自治区级重大涉稳问题和市级重大涉稳问题调处化解工作。1-6月份,共开展专项排查活动5次,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矛盾纠纷483件,其中调解成功476件,调解成功率达99%。我县2022年第一季度矛盾纠纷调处率为97.62%,相比上一季度提高4.38个百分点,排在全区111个县(市、区)的第12位,上升68位。


06 强化律师服务发展作用

     加强全县律师队伍管理,充分发挥律师服务作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法治体检”等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提出依法合规经营、防范化解风险、稳产稳工稳岗等针对性法律指引,倡导和鼓励热心公益的律师为涉企纠纷提供免费代理。今年上半年,共办理诉讼案件452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609人次。全县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274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已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


07 强化法律援助服务

   全面宣传贯彻《法律援助法》,压实主体责任制度,落实便民服务机制,为特殊群体提供预约办理和上门服务,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简事立即办,难事限时办,特事特殊办,实现应援尽援。对残疾人、农民工、未成年人、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畅通“绿色通道”。今年1-6月,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12件,其中受援农民工98人,受援未成年人89人,接待咨询群众482人次,办理“北海市同城通办”案件10件。


08 强化公证职能作用

    依法承办国内各类公证事项,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通畅便捷、优质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对小额继承等收费低、群众需求量大的公证业务,积极办理,热情服务,材料齐全的当日出证;同时为“老、弱、病、残”、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及亲属办理公证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或上门服务。今年上半年,共计办理各类公证事项337件,其中为“老、弱、病、残孕”开设“绿色通道”办理公证7件,急事急办出证39件,接待咨询人数1629人次。


09 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监管

     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居住地变更等审批制度,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对象分类管理、日常监管、矫正教育等措施,在清明、五一期间开展社区矫正安全隐患排查,及时进行风险研判,确保重点时期社区矫正对象稳定在控,严格落实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特殊时期坚决保持好社区矫正持续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今年上半年,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90人,未出现脱管漏管现象。


10 强化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

     提前掌握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积极与刑满释放人员家属、监狱等做好衔接对接,落实对重点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衔接措施。开展动态排查,1-6月,共接收刑满释放人员332人,实施精准帮教,确保安置帮教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