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家”,她们是女儿、妻子、母亲;在“大家”,她们是司法行政女干警、女律师、女公证员、女调解员、女仲裁秘书……无论当下是哪种身份,身处哪一个工作岗位,她们都柔肩扛重任,将“小我”融入抗击疫情的“大我”,展现出强大的“她”力量。
披甲上阵的党员妈妈
“看,这是我1岁8个月的女儿,她正抱着我的衣服睡觉呢。”市法治政府研究中心的陶蕙琪翻看着手机里的照片动情地说,“可惜她只能抱着我的衣服睡觉了。”2022年7月14日市司法局防疫一专班刚成立,陶蕙琪和中心其他的年轻干部就作为第一批人员上了“战场”。她先在幸福里新建四巷值守,化身高风险区的“守门人”。后来又到海城区二小、京都花园小区的核酸采样点,化身检测秩序维护员、信息录入员,并和医护人员一起上门开展核酸采样工作。最近她又下沉到新安街社区的朝阳街网格,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进行入户排查。由于连轴转,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她在最近几天因劳累过度,已经无法再进行母乳喂养。
听着孩子咕咚咕咚的吞咽声,感受着不安分的小手拍打妈妈身体的节奏,有个小小的人时不时地还会停下来跟你咿咿呀呀几句,这是身为母亲一生最难忘的美好时光。但是为了尽快遏制病毒传播的速度,无数像陶蕙琪一样的哺乳期妈妈只好停止了母乳喂养。
“没关系,等她再长大些,我还可以把妈妈曾经穿过红色志愿服、蓝色隔离服,白色防护服,带着特别漂亮的党徽的故事讲给她听,我想她会喜欢这样百变的妈妈。”
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的孙紫薇律师不仅是一名执业5年的“办案好手”,还是疫情期间商超秩序维护员、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员、最近又跨界做起了培训老师,一位妥妥的可荣获“全勤奖”的战疫“斜杠女青年”,同行们都喜欢称呼她为律师志愿者队伍中的“核酸一姐”。
自2022年7月24日起,“核酸一姐”每天持续不断地参加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工作。相比于其他工作,核酸样本转运要求更加严格,需要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每到一个核酸采样点,她都快速认真地开展工作,扫码、清点、封箱、消杀、转运、签字确认、返程、收取下一批样本……已连续多日承担该任务的孙律师,对转运各环节工作已经非常娴熟,于是在近日承担起了新加入组员的培训工作,又开始了培训老师的职业尝试。
“天上紫薇星,地下紫薇花。”好运是紫薇花的花语,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孙律师一样坚毅有韧性的女性律师志愿者“疫”路同行、默默奉献,北海市的疫情即将完全散去,春暖花开的时刻即将来临!
戚海洁是市公证处的一名公证员助理,疫情突发后,市司法局接到派出志愿者援助街道办共同抗疫的通知,戚海洁就一直作为志愿者,在西边垌村委指定的高风险区物资接收点上工作,至今已坚持了20天。20天里她换过两个点位,接收了两千多件物资。
在自己的岗位上,每天她都要引导外卖小哥、亲人朋友把物资放在指定位置上进行消杀、登记后,再由她从隔警禁戒线外送到高风险区内围的指定地点,全程严格按照无接触方式转递物资。她曾经值守过的2号物资接收点的内外围距离有十几米远,当时正值高风险区要求全封闭管理的初期,向封控区内转递米、油等物品的住户亲友众多,物资转递量巨大。后来她受命又来到6号物资接收点值守,此时封控区大多数居民都已能够熟练操作生活物资的在线团购程序,有时一单团购送来的物资就有几十件之多。在她工作期间,她搬过瓶装液化气,运过居民团购的米油、牛奶、蔬菜套餐包、宁夏石头西瓜,常常忙起来就从一次交班到了下一次交班,而她不过是一个身高不足1.6米,体重不过85斤的女孩子。
“能为抗疫做出自己微薄的贡献,这很充实,也很有荣誉感,肯定会觉得累,但我觉得这就是每个北海人的义务。”这是她对自己新工作的评价。
据统计,北海市7月12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以来,市司法局从市级司法行政系统中抽调的各类女性志愿者的人数达到53人,占全体参与抗疫人员总数的55%。在律师志愿者队伍中,女性参与志愿服务的人数为41人,占律师志愿服务总人数的44%。
每天,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上都在上演巾帼英雄的感人故事,口罩虽然遮住了她们美丽的面容,但却遮不住她们炽热且坚定的目光;防护服虽然挡住了她们曼妙的身姿,但却挡不住她们逆行中英姿飒爽的风采。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向最美巾帼志愿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