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司复字〔2023〕第9号
张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开会部署,制定调研方案,与协办单位密切沟通,认真研究办理。2023年6月19日,我局联合市教育局等协办单位,采取实地调研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方式,在北海市第八中学参观学校法治建设情况、组织律师为学生集中授课开展“送法进校园”、召开各协办单位参加的座谈会,积极探索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多管齐下,下大力气提升中学生法律意识
(一)加强顶层设计
一是制定《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 北海市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由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规划明确要求深化依法治校,完善和落实“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配齐配强法治辅导员队伍。有针对性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性侵害、毒品犯罪、诈骗、非法传教、艾滋病传播等方面法治教育,深化学校及周边环境依法治理。
二是制定年度北海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明确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配齐配强法治课教师、法治辅导员队伍,组织开展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健全“法治进校园”巡讲活动长效机制,建立了559人的法治副校长队伍,配备率达100%。
三是制定《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2022年“护苗攻坚行动”提档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坚持部门攻坚共治,齐抓共管,加强校园安全防范工作,深入打造学校、社会、家庭协同共育人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校园安全防范品牌,保障全市学生安全。
四是制定《关于开展全市第五届“关爱明天 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推进活动的通知》,市关工委等8个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和工作实际,开展“法治大宣讲”“法与我同行”“守法小公民”“学法用法”“法治书法作品”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崇德向善、诚实守信,持续提升青少年法治素养。
(二)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夯实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根基,推动学法用法常态化。健全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网络,以教材为本,以课堂为阵地,将法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做到“四有”,即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课时有保证、任课有教师。全市中小学校共聘请了559 名法治副校长,配备率达100%。建立健全“市级有机构、县(区)有专人、 乡镇有儿童督导员、村(居)有儿童主任” 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路,形成一支覆盖全市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队伍。招募了73名“八五”普法讲师团,组建起全市300余人的青少年事务社工专业人才队伍,吸引、凝聚了50余名稳定心理咨询专家。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校普法,大力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情景剧演出、观看法治微电影等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引导学生提高明辨是非、自我管理的能力,做到遵纪守法和自我保护。
(三)统筹加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
一是抓住重点节日开展法治宣传。近年来每年都印发我市“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方案和“宪法宣传周”活动工作方案,以民法典宣传月、“12.4”国家宪法宣传周等重要宣传节点为契机,积极组织全市相关部门通过多样的形式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市司法局牵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教育局等8个部门联合开展“护苗攻坚行动”百场法治专题讲座活动,组织实施“暑期安全小课堂”“开学法治第一课”“控辍保学”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强化学生法治教育。
二是开展青少年呵护行动。依托12355青少年服务台专业心理咨询师、社工队伍力量,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情绪疏导、个案跟踪等热线、志愿服务,近年来累计接听电话500余人次,线下面询200余人次,跟进个案80余件。大力开展“轻松备考 12355与你同行”“12355成长没烦恼”“希望护航——广西12355青少年健康守护行动”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100余场次,覆盖考生1.5万余人次,发布中高考减压、心理健康相关新媒体宣传60余篇。
三是运用新媒体积极开展线上普法。借助“北海法治”微信公众号、北海法治网、北海普法微博以及各单位各部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大力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性侵方面法治宣传,发布高质量普法文章,鼓励学生们在面对欺凌、性侵害时不仅不做“沉默的羔羊”,还要做“愤怒的小鸟”,引导学生们掌握应对校园欺凌、性侵害的正确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四)强化阵地建设
一是为加强机构建设和未检队伍素质培养,筑牢专业化工作基石,专设“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并规范挂牌,探索创建了未成年人检察案件集中管辖办理机制。成立了珠城护未工作室和廉珠未检工作室,其中珠城护未工作市管辖海城、银海、铁山港三个城区的案件,廉珠护未工作室在合浦检察院未检办的基础上成立,管辖合浦县辖区的案件,真正落实“专人专办”及“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办案模式。
二是在江苏路公租房小区试点建设北海市首家青春社区,服务中心聚焦青少年发展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健康、婚恋、就业、创业、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权与预防违法犯罪、社会保障等十个主要方面,打造“红色剧本杀”“青年读书会”“青创空间”“筑梦课堂”“团缘汇”“青年志愿行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返家乡”“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青春自护”等十大品牌项目,常态化开展以青少年为参与主体或服务对象的社区治理行动。
三是为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提供更全面的司法保护,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法治环境,我局和市检察院联合在市检察院建成并启用了北海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实践创新基地暨北海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中心,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从单纯的“送法进课堂”向“送去知识”+“请来实践”相结合,推动构建具有北海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司法”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二、下一步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紧密围绕“五安全、五防范、五责任”(“五安全”即学生心理安全、网络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卫生安全;“五防范”即防溺水、防欺凌、防性侵、防拐骗、防电诈;“五责任”即政府、部门、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机制,认真落实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充分发挥“总校(园)长”“法治副校长”“健康副校长”等法治队伍的作用,各部门通力合作,积极共同完成好工作,提升学生法治素养,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2023年6月27日
承 办 人:徐玉婷
联系电话:0779-3156537、17738728590
抄 送: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