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法律体制的健全和地勘事业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为我院地勘经济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就必须大力推进法制宣传和依法治理工作。
新形势下,我院除了传统的陆地水工环地质、找水水打井项目外,还增加了海洋地质和温泉开发项目,随着项目的增多,涉及面增广,普及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一、明确普法工作指导思想,积极做好重点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一)、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基本内涵、重大意义和主要任务。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精髓以及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作出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确保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学习宣传宪法的主要原则、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引导职工干部牢固树立宪法意识,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各项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进我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围绕我院的工作大局开展法制宣传。认真学习宣传自治区党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围绕经济建设、改善民生、环境保护、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我院今年的工作重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在重点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施工建设中,注意维护好我院职工的合法利益。
(四)、认真开展新颁布、新修订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将新颁布、新修订的法律法规列为普法重点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开展宣传教育,促进新颁布和新修订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重点对象的学法用法工作,不断提高诚信守法、依法办事观念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保证,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等都离不开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保障。依法治国、强国富民、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目标对法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法治的呼唤需求也更为迫切。为此,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达到了知法、懂法、守法,做到了严格依法办事并善于运用法律法规维护合法权益,依法治理才能有广泛、坚实的社会基础。
基层工作人员努力提高自身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学法、用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以此来更好的适应当今社会依法治理的迫切要求。2013年,我院在一次生产工作中一名职工与当地百姓发生冲突,造成我院一名职工受伤。因此只有做好普法工作,让广大群众学法懂法,才能树立民主法制观念,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才能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公民。唯有如此,才能使我国实现依法治国的法制目标,才能保障我们地勘事业的长期稳定、经济腾飞。
但是怎么做好普法工作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
(一)、突出普法教育的重点,制定完善普法宣传内容
普法宣传活动主要目就是为广大职工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因此,普法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深入细致了解广大职工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他们主要在想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关注些什么、需要些什么等,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分类施教,有“点”有“面”相互结合。一是要看准教育对象,加强针对性。如针对一线职工,要不定期的集中组织举办普法培训学习班,重点进述学习《治安处罚法》、《环境保护法》、《矿产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提高法律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普法教育在具体实施执行者层面上的漏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办事,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普法内容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措施到位
随着当今社会形势的快速发展变化,要积极努力的探索创新普法宣传工作的新路子,努力拓展普法宣传的新思路,创新普法宣传手段,灵活掌握和运用多种普法宣传新形式、新方法,完善充实普法内容,以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目的性。一是各方各部门从上到下都要对普法宣传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如在每年年初,本单位部门要力争做到层层动员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全员共同参与普法宣传,从思想上提高大家对普法宣传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还可利用普法培训班,组织大家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普法宣传、依法治理等一系列指示精神,部署当年的普法各项工作,广泛宣传“六五”普法的重大意义。二是抽出一定的时间、集中人员开展送法到万家”各项活动,同时还可利用普法宣传节日如“3•15”维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集中开展各种类型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三是通过板报、橱窗、宣传栏、标语、《北勘简报》等以往惯用有效手段,同时也可采取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普法文艺演出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让群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即增强法律知识,又感受到了法律威严,养成守法的习惯和品格。四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如 “广播、电视、《北勘简报》、网络传媒”等,基本上实现“电视上有影、电台上有声、报刊上有栏目、网上有页、墙上有板报、院落有橱窗、“12•4”等宣传日有声势”,从而形成了一个法制宣传环境浓厚的大氛围。实践证明,把传统的宣传方法与利用现代媒体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满足广大干部群众的需要,而且有效地提升了法制宣传的层次和覆盖。五是坚持长期开展“法律六进“等活动,发放普法资料、现场调解矛盾纠纷,同时还要结合典型事例进行现场、现身法制宣传、法律咨询,营造法制氛围,提高宣传效果。 六是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于本部门、本单位的文明建设创建工作之中,特别是要与学习生活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有效,真正达到普法宣传的目的和效果。
三、普法工作的意义
(一)、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和制度上形成更为有力的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五个统筹”等原则要求,需要通过法制建设来保障、来促进。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扎实推进依法治理,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二)、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良好的法律素质,正确的法制观念,对于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保证社会有序运转具有重要意义。只有不断增强公民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才能提高各级政府和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才能提高公民通过法定程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实现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增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基础。在法制宣传教育基础上开展的依法治理,是亿万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公共事务、经济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创造性法治实践活动,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是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因此,要继续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夯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
(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法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当前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影响、思想观念日趋多样、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把社会主义的价值信念、行为准则和道德良知渗透到法律规范中去,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水准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总之.法制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一定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和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地做好普法工作
( 北海市地勘院 时兴洋)
- 上一篇:未成年人盗抢犯罪案件分析
- 下一篇:行法制宣教之力 筑法治广西之基